专注高端智能装备一体化服务
认证证书

血凝分析仪的性能评价、方法确认及选购使用

  • 点击量:
  • |
  • 添加日期:2021年07月19日

 

image.png

接昨天文章看下面内容:

六、用户评价仪器的性能

1、标本选择

用于血凝仪性能评价的标本应该慎重选择,并且严格按照CLSI H21提供的指南进行标本的收集、处理、运输和保存。标准血浆适合用于血凝检测,其钠浓度必须与实验室标本相同。除在四小时内完成的平行检测外,评价分析 最好使用冰冻或者冻干血浆。由于使用冰冻血浆所带来的人为影响较冻干血浆少(依照CLSI H54),因此冰冻血浆又优于冻干血浆。若实验室没有超低温冰箱,则使用冻干血浆或新鲜标本可能比基质要好。如果使用冰冻血浆,应保存在-70℃以下,在 -20℃保存超过2周即可使某些凝血因子失活。冰冻血浆结果不能和新鲜血浆比较。其它关于标本准备和保存信息可参照CLSI H21。若实验室只有-20℃的冰箱,那么从现有检测仪上撤下的标本需用现有仪器重新检测,再用新的仪器检测后进行比较。用现有仪器重新检测时尽量减少由 于凝血因子失活造成的影响。

2、检测项目选择

评价内容的选择取决于实验室的检测规模。基本的评价项目包括凝血筛查试验(一期PT、APTT和TT)和/或Clauss法测纤维蛋白原。

大规模独立的方法评价需要选择正常和病理的血浆。检测方法包括凝固法(也称生物学方法)和发色底物法(用于出血或血栓倾向筛查)、自动免疫比浊 法以及监测抗凝检测。评价一台凝血仪所有凝血因子检测方法以及发色底物法检测项目不太实际。但是合理的组合能够得较好的评价仪器的性能:一个基于PT的凝 血因子(如Ⅴ因子活性)、一个基于APTT的凝血因子(如Ⅷ因子活性)、直接显色反应(如蛋白C活性)、间接显色反应(如抗凝血酶活性)和免疫反应(如 vW因子抗原)。D二聚体没有统一标准,不适宜用于方法比较。最后,方法评价范围取决于每个实验室的检测范围和标本类型。

3、试剂选择

条件有限的实验室通常用新的仪器和试剂与使用中的方法对比。如果允许,筛选方法的试剂和仪器应该与参考试剂和仪器(通过室间质量评价计划评价) 相比较。由于筛选试剂的成分已知,经常用含相似的物质的试剂进行比较。促凝血酶原激酶试剂应该与含有相同类型组织因子的试剂比较,如,重组人源试剂与重组 人源试剂、含兔脑组织试剂与含兔脑组织试剂,至少要有相同的ISI值。如有需要,APTT的激活物也应该相匹配。

4、主要性能指标

(1)精密度 精密度是指在规定条件下,独立测试结果间的一致程度。它取决于随机误差的分布,不表示准确度或真值。不精密度可用标准差(s)或者变异系数(%CV)表 示,无论用哪个指标,必须报告平均值。s或%CV增加提示测量不精密度增加。一般来说,精密度指重复性(批内精密度)或者实验室内精密度。重复性是在重复 条件下,各测试结果间的一致程度。

传统的不精密度评价方法:对同一批内的20份样本进行检测确定批内精密度;在10~30天内每天重复同一检测确定日间精密度。但是这种方法存在一定的缺陷,已经被数天内的重复检测所代替。同批次的20份样本检测有助于评价检测的可重现性及多通道仪器的系统整合情况。

精密度评价一般需要2到3种不同浓度样本。小型实验室可以用一份正常和一份异常质控血浆。大型实验室每项检测应该用一份正常和至少一份异常质控 血浆,理想的是低值和高值的异常质控血浆各一份。这些血浆可能是购买的或实验室制备的混合血浆,异常血浆的特性取决于待评价的检测。在用维生素K治疗的病 人血浆或者去除了凝血因子的血浆适用于评价大部分筛查检测及凝血因子测定。但特定的物质在特定的情况下适用于特定的检测,如LeidenⅤ因子用于活化的 蛋白C抵抗检测(APCR),狼疮抗凝物用于稀释的蛇毒血清时间。

数天重复样本检测的推荐方法(参照CLSI/NCCLS EP5和EP15)如下:将同批两水平浓度各三份相同标本作重复测定,持续5个工作日。若一批内出现失控数据,舍去这个批次的数据,重新再测定另外一批。

每一批应该由2到3份不同浓度的血浆组成,一般是一份正常和一份高值异常血浆作PT、APTT和TT(和/或Clauss法纤维蛋白原检测), 也可以是一份正常和两份不同浓度的异常血浆作定量检测。至少有一份异常血浆的浓度接近医学决定水平(如抗凝血酶正常参范围的低限)。用CV计算批内精密度 和总精密度,不精密度的计算方法、工作表及详细指导见CLSI EP15。

不精密度的可接受低限随实验室的不同而不同,它取决于检测的类型。每个实验室可咨询仪器制造商来确定各自的正常和异常标本的不精密度可接受水 平。可比较测得的不精密度与仪器制造商的重复性承诺。如果厂商的重复性是用CV表示,通过下面的公式将CV转换成s:s=CV%×。如果测得的s小于厂商 承诺的s则说明厂商实现了承诺的重复性;若大于厂商承诺的s则说明使用者测得的不精密度大于厂商的承诺,不是统计学意义的差别。详见CLSI EP15。

(2)准确度 准确度是指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之间的一致性。真值的概念在血凝检测中不常用,特别是对筛查检测。国际标准化比率(INR)使凝血检测有了一定的标准,但 是PT、APTT和TT都没有标准。即使有些检测如Ⅷ因子、纤维蛋白原、抗凝血酶有WHO的国际标准,但是其评价方法和参考方法都取决于所使用的方法学、 其他凝血因子的浓度和抗凝物质的存在情况。当WHO标准可用时,合适的WHO标准或者用WHO标准校准的质控血浆都应该用于验证检测结果。

(3)参考区间 实验室希望能够在血凝仪的评估过程中为各项检测建立参考区间。这可能特别适用于PT/INR,通过计算PT的几何平均值,详见CLSI H54。但是为血凝仪所有的检测建立参考区间的工作有一部分属于仪器的使用阶段。需要通过使用20份正常人的血浆标本来建立和验证血凝仪的参考区间。并且 需考虑性别、药物、激素情况、饮食等对结果的影响(如蛋白S,APC抵抗),参见CLSI/NCCLS C28。

检测条件应该和实验室平时工作的条件一致。例如,很多医院的标本是用新鲜血浆,性能评价时也应该用新鲜血浆;有的实验室平时不用新鲜血浆则确认 时也应该用冰冻血浆。样本应该在短时间内完成检测(室温4小时内),或者-70℃保存。冰冻血浆样本应该用37℃水浴,温和混匀,快速检测。